国际货物买卖中常见法律风险

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崛起,中国商品因价廉物美而享誉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商从中国采购货物。随着外贸交易的频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外商很难远赴中国亲自采购以及国际贸易通常是网络交易的特点来实施诈骗,笔者及团队处理数十起国际贸易纠纷,现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国际货物买卖中外商在中国采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一、在确认合同交易对象后,对交易对象进行背景调查很重要

只是很多的交易主体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付款时需要慎重,须不知,选择了一个不靠谱的交易对象一只脚已经踏入陷阱里了。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的身份信息或者利用他人的身份信息设立公司从事诈骗,或者利用未实际注册的公司进行诈骗。笔者处理的一个案件中,巴马某公司从徐州某公司购买货物,徐州公司交付的是废渣,在巴马公司意识到上当受骗后决定维护自己的权利。作为代理律师,我们查询到该公司是有效状态,但是经过企业内档查询方发现该公司的股东为西部偏远山区的老农,也就是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公司实施诈骗,是典型的合同诈骗。但是因为实际诈骗人留下的线索很少,该案至今未破。另外一种诈骗方式就是利用虚拟的公司进行诈骗,通过阿里巴巴英文网站或者利用自己创建的公司英文网站,咋一看这些公司都是华丽丽存在的,网站做的很漂亮仿佛公司很有实力的样子,一般来说,外商对通过阿里巴巴英文网站查询到的卖家也比较放心,因为阿里巴巴网站都需要实名验证的。但是外商不知道中国的公司都必须是中文注册的,一些公司在阿里巴巴英文网站仅仅提供的是英文名称,一旦出现问题,外商仅仅了解该公司英文名称,这样是查不到或者很难查询到对应的中文注册信息的。这样就使得外商受骗后都不知道骗子到底是谁。

 

二、务必签订书面买卖合同,请当地的律师审查合同是很有必要的

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大多数处于和谐的状态,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就不和谐了,因为没有书面的合同,守约方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好证明,而违约方经常否认电子邮件证据的效力。在境外收款的情况下,没有交付货物的一方有时直接否认交易的存在,这对外方来说有很多的风险。
对于双方签署的买卖合同,我们建议外商请中国的律师审查合同,因为每个国家的法律是不一样的,只有中国的律师方能很好的掌握与中国买家交易的风险。合同中有些约定至关重要,比如适用货物异议期的约定,收款账户建议写入合同中,纠纷适用的法律,管辖等。例如货物异议期约定太短,可能货不对板时轻易错过了异议期,丧失了维权机会,适用法律和管辖的约定使得一方在出现纠纷时掌握了很多的主动权。比如合同没有约定法律和管辖一般原则就是原告就被告,外商需要在中国打官司,如果约定了适用外方法律和国际仲裁则外商会占据比较大的优势。

 

三、货物验收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的来说,国际货物买卖中买家首选的是信用证,但是即使信用证买卖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笔者处理的一单贸易中,买方信用证兑付后发现收到的货物为矿渣,还有另外一单中,买家收到货物后发现只有货柜的最底下一层有少许的货物,其余部分全部为空。货物验收来说对买家很重要的,一般来说,买家为了节省费用,可以请第三方公司或者一些中介公司提供验货服务。